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媒体聚焦

全球疫情冲击波下,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是否下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根据1-2月份的经济数据进行测算会发现,一季度GDP增速大约为-5%到-10%。虽然从收入法来测算,一季度经济增速降幅可能没有支出法和增加值法那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季度我国GDP将是负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变,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经过2个月左右的艰难战疫,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病例不断清零,越来越多的企业恢复到正常生产经营状况。不过,海外疫情的大爆发带来了更大的输入性压力,经济前景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截至3月23日,海外累计病例超过24万例,累计病例数量是中国的3倍。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德国等国病例激增,更多国家采取封国、封州、封城、停止营业等举措,走上了与中国类似的抗疫道路,经济可能遭遇大幅短期冲击。

不同于中国2019年经济增长仍保持6%左右的中高速,这些疫情严重的发达国家2019年经济增速在0.3%-2.3%之间。如果遭遇类似中国的短期冲击,这些国家2020年经济可能陷入负增长态势。这势必影响我国部分出口企业,进而拖累我国经济增长。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其中,“2020年经济规模相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按市场机构测算,这要求今年经济增速在5.5%-5.6%左右。在疫情的冲击下,有更多市场机构认为,有必要下调今年经济增速目标。

当前,我国在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同时,正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面对上升的海外风险,中央明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近期对稳就业、脱贫攻坚等部署较多,也释放出底线思维、实事求是等信号。

机构不断下调经济增速

3月16日,统计局公布前2个月经济数据显示,投资和消费数据降幅超过20%,工业和服务业降幅超过13%,我国经济短期遭受疫情较大冲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不少机构在不断下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比如某家研究院在1月底疫情呈现全国扩散状态时,将一季度经济增速预期从原来的6%左右下调到4%左右。

在2月经济数据发布前的3月上旬,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以及国内复工复产进展不及预期,上述研究院将一季度经济增速下调到3%左右。近期,随着2月数据的公布,以及更多国家可能类似中国出现经济停摆,他们测算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在-5%至-7%。

“3月份即便经济恢复常态,即3月经济规模与去年持平,实现零增长,由于前2个月降幅较大,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实际情况是,3月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常态。全年经济增速要达到5%,都需要付出较大努力。”该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近期表示,疫情这一轮冲击,如果放在一个月前大家觉得根本没有什么大事情,放在两个星期前大家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到目前大家的看法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如果去翻看十八大报告对小康社会目标的设定,更多强调的是民生目标,只要失业不是大的问题,大家不用纠结2020年经济翻番需要5.6%左右增速这个问题。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疫情在海外的传播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咋舌,疫情严重的国家像意大利、美国等都在不断升级防疫举措。

3月18日,国家评级公司标普对外发布报告,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发生。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龚华德表示,中国的早期数据表明,其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程度远超预期,尽管已开始呈现暂时企稳态势。欧洲和美国也正在沿着相似的路径发展,各地强化限制人际接触或预示着需求将出现骤降,进而将导致二季度经济活动大幅放缓,直至年内较晚时候才能有所恢复。

保增长压力仍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根据1-2月份的经济数据进行测算会发现,一季度GDP增速大约为-5%到-10%。虽然从收入法来测算,一季度经济增速降幅可能没有支出法和增加值法那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季度我国GDP将是负增长。

刘元春表示,如果一季度GDP确定负增长,要将2020年增长目标设定为5.5%-6%。如果要实现全年GDP增长达到6%,就意味着接下来三个季度的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9%以上,个别季度要超过10%。如果要实现全年GDP增长达到5.5%,就意味着未来三个季度的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7.5%。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路径会是一个强劲的不对称V型反弹,在疫情持续冲击以及未来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这个路径是否能实现,是否会产生其他后遗症,还需要科学评价。

另有一位经济学家3月10日曾表示,在疫情冲击下,预计一季度经济零增长,建议将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因为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在6%左右,后三个季度经济有望实现6.5%的增长,将目标设定在5%是合适的。如果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6%,后三个季度要达到7.2%以上。如果目标设定在6%,后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要达到7.7%。这些难度都比较大,还会加大物价上涨的压力。

3月23日,这位经济学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原来的这些预计都变了。

刘元春表示,我国经历前期经济停摆,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要启动经济运行有重启成本。市场自发状态下,要实现复工复产和经济循环的常态化耗时比较长,还可能陷入低水平均衡状况,这时政府可以给予刺激启动,来启动中国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

3月21日,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疫情是全球性灾难事件,涉及到老百姓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不能用货币来衡量,GDP指标不能衡量生命价值。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要客观现实,宏观政策要侧重在扶持老百姓,整个社会要共度时艰,GDP增长多一点少一点不算什么。

彭文生认为,财政政策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对于受疫情冲击的群体,可以给予他们减税降费,甚至发放现金等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我国财政赤字可以大幅扩大,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来应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近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表示,在国内和全球都受冲击的局势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加深,风险在升级。面对高度不确定性,应该实事求是确定2020年经济目标和宏观政策,应该要有新的预案。具体财政政策应对方面,他认为可以适当提高赤字率,用以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资金缺口。

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要在科学精准防控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除了推动加快复工复产,近期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在稳就业上。3月10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只要今年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3月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2020年GDP翻番目标能否实现,是否要下调经济增速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要实现的。全面小康的内涵很丰富,当下最重要的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推动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3月23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撰文称,我国防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已经走出最困难、最艰巨的阶段,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疫情冲击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市场分析人士多认同上述观点,疫情短期对我国经济冲击较大,但中长期我国内需潜力巨大,经济能够较好实现平稳增长,前景并不悲观。


  
全国热线 400-887-5576
招商热线 1385530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