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中美气候问题会谈已经落幕,双方于今日(18日)公布了会谈联合声明。这场被美媒称作两国关系“一抹潜在亮色”的会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双方的合作,外媒在联合声明中寻找着蛛丝马迹。
在外媒看来,时值中美在多个领域爆发纠纷之际,联合声明展示了“双方罕见的合作示范”,而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碳排放国家,两国合作将对全球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不过,仍有外媒在联合声明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认为中美在气候领域合作的前景仍“有待观察”。
今年1月28日,我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气候变化可以成为下阶段中美合作的重点。中方愿同美方再度携手,加大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务实合作,更好保护地球家园。
中美双方会晤画面 图源:微信公众号“生态环境部”
“这是罕见的合作示范”
4月14日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抵达上海,并在接下来的两天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举行会谈。Axio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纷纷猜测,拜登此行任务艰巨,面临着巨大考验。
由于中美两国在北京时间18日才公布了会谈联合声明,《南华早报》在17日曾略显焦虑地表示,双方迄今没有公开声明,也没有透露会谈细节和成果,似乎表明成效不大,双方合作的窗口正在缩小。“绿色和平组织”的高级顾问李硕甚至据此分析,在中美争端加剧之际,此事表明克里面临着美国国内政治上的阻碍。
18日联合声明公布前,《南华早报》写道:美气候问题特使结束中国行,没留下什么成果
不过仅仅一天后,中美便公布了联合声明,表达了气候领域开展合作的意愿。在外媒看来,中美能达成协议实属难得。
《纽约时报》写道,“尽管中美关系紧张,但两国同意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努力”,中美在一系列其他问题上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这是双方罕见的合作示范”。报道提到,在会谈中,中美的谈判代表都在努力避免议题被其他争议所干扰。
《纽约时报》:中美同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包括《纽约时报》在内,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金融时报》、美联社等诸多欧美主流媒体均表达了相似观点。
美联社将此形容为在气候问题上的“紧急合作”,而路透社称之为“更有力”(stronger)的气候变化承诺,表示这次会谈标志着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恢复了气候对话。
路透社:中美同意在气候问题上作出更有力的承诺
《金融时报》强调,这次会谈是在中美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拜登政府也延续着对华强硬姿态,但联合声明是一个信号,表明气候变化可能是中美紧张关系中“一个罕见的合作领域”。连此前一天曾对中美会谈充满焦虑的“绿色和平组织”的高级顾问李硕也承认,在上海会谈前,他无法确定双方能达成这种共识,两国再次团结起来对其他国家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积极而明确的信息。
“在激烈的地缘政治挑战中,这是双方走向合作的坚定一步。”李硕说。
《金融时报》:尽管存在紧张分歧,中美仍发表了气候变化问题共同声明
在联合声明中,中美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以实现上述温升目标。
美国Axios新闻网形容, 这条内容是巴黎气候协议中“最雄心勃勃的目标”,而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让它的实现变得切实可行。
“尽管他们在许多其他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没有这两个国家的参与,这个问题就无法解决。”
外媒: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仍有待观望
不过,中美气候合作是否就此一帆风顺了?一些外媒称在联合声明中“嗅”出了双方的分歧。
比如美联社和英国《卫报》均认为,尽管中美发布了气候问题会谈的联合声明,但目前尚不清楚克里的中国之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两国合作。他们的证据之一,是联合声明中的一个措辞。
今年3月底,拜登宣布已邀请全球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4月22日至23日举办的全球气候峰会,中国和俄罗斯也在邀请名单中。 此前有英国媒体认为,倘若美国能说服中方出席峰会,将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而在联合声明第三条,中美提及“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外媒据此认为,声明使用“期待”一词,并没有确认中方领导人将出席这次峰会。
其实在16日接受美联社专访时,我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中方已经收到拜登总统给习近平主席发来的与会邀请,正在积极研究。乐玉成强调,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全球减排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除了这处措辞,美国Axios援引气候变化智库E3G的高级助理奥尔登·迈耶(Alden Meyer)的话说,声明虽然“总体看上去非常积极”,但“这种合作能延伸到什么程度仍有待观察。”
实际上,外媒对本轮中美声明的态度,正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多面性。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的合作,更需要美国与中方相向而行。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月28日曾指出,中美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与整体的中美关系息息相关。不应指望一方面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理解和支持。
赵立坚同样强调,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中方愿同美方及国际社会一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此前报道
美总统特使访华低调神秘 深夜抵达1整天都在闭门会谈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周二,美国主要情报机构发布报告称,目前美国的最大威胁是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大国’;仅仅一天后,拜登政府的‘气候沙皇’约翰·克里就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这就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互动的日常戏码”——与发表该评论的美国GZERO网站一样,全球大小媒体这两天都把目光投向了正在上海访问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舆论普遍认为,气候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存在合作和共同领导空间的关键领域”;媒体的另一个共识是:克里此访中国,其作为拜登上任以来最高级别访华官员的身份,比之总统气候特使的身份,更引人关注。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所说:“克里的上海之行考验着美中两国是否能够既有分歧又有合作。”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中美安克雷奇对话的影响,自14日深夜抵达上海后,克里及其团队的行程就非常低调而神秘。据媒体报道,15日中美官员在克里下榻的宾馆进行了一整天闭门会谈,截至本报昨夜发稿时,关于会谈内容尚未有官方发布。
媒体蹲守一天未见人影
据美联社15日报道,美国驻上海领事馆14日称,在克里结束对华访问前往韩国首尔之前,“没有安排任何媒体活动的计划”。领馆官员还透露,克里15日将与他的中国同行在上海一家酒店见面,并进行一整天的闭门谈判。
15日,台湾“中央社”记者从上海发回报道称,克里下榻的东郊宾馆附近戒备森严,有多辆公安和武警车辆守卫。上午11时,一名手提红色提袋的外籍男子从一辆挂着领事车牌的轿车走下,车牌号开头为224,是美国领馆的代号。现场记者询问男子双方会面的状况,但并未得到回答。据了解,基于防疫原因,克里在上海这几天恐怕都不会离开东郊宾馆。
东郊宾馆官网显示,直到本月17日的所有房间都已订满,18日的房源则恢复正常。
关于克里访华期间是否会与中方高层官员会晤,美国国务院一位不具名发言人15日对“中央社”记者表示,确实有此计划,但并未透露名单。这位发言人仅表示,克里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一直保持联系,预期两人对话将会持续。“中央社”称,克里此行除了与解振华会谈,据传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也有可能与他会面,但相关安排尚未完全确定。
另据法新社15日报道,克里当天在上海与解振华进行了会晤。他们讨论了环境挑战以及即将于年底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等事宜。中美双方都表示,环境挑战是两国最优先考虑的领域。